“太酷啦”变“泰裤辣”、“小狗”变“修勾”,“世界最大”变“世界蕞大”、自造成语“局里局气”……当下,短视频里错字怪词频出,有些甚至成为网络热词,被年轻人广泛运用。一些教育专家、家长对此表达了担忧,尤其是中小学生的作文里常出现类似的错字怪词,可能带来错误引导和示范。
【资料图】
如何看待这一现象?记者采访中,大部分市民对该现象持反对态度,担心给年轻人特别是中小学生带来不良影响,需要政府、学校、家庭、平台共同监督引导。部分市民持中立态度,认为网络热词有其存在的时代背景,限制不如引导。也有市民认为不用太过在意,看待网络热词可以轻松一些。
现象
错字怪词延伸到孩子作文里
短视频App的兴起,让其成为越来越多人每日信息来源的重要渠道。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1次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显示,截至2022年12月,我国网民规模达10.67亿,较2021年12月增长3549万,互联网普及率达75.6%。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《中小学生短视频使用特点及其保护》调查报告,有65.6%的未成年人使用过短视频,其中活跃用户占20%。
在某短视频平台,记者刷到一个小狗的视频,视频标题为“发脾气的修勾”。视频下方,不少网友回复“真是可爱的修勾”!
“修勾”是什么?对不经常刷短视频的人来说,可能有些摸不着头脑。一查,原来就是“小狗”的谐音。“集美们,给你们推荐一款巨好用的产品”“真是YYDS!”在这里,“集美们”是“姐妹们”,“YYDS”是“永远的神”。
从曾经风靡一时的“蓝瘦,香菇”到如今的“栓Q”“冲鸭”“泰裤辣”……网络热词不断迭代,但热度不减,甚至延伸到线下生活中。市民陈女士备受困扰:“家里孩子张口闭口就是这些词,最近作文中还出现了‘真的栓Q’,很担心会带来错误引导。”昆明某小学语文教师赵老师介绍,这一现象在学生中时有发生,低年级相对较好,高年级要明显一些。“高年级孩子接触网络的渠道更多,对他们的影响更为明显。我们在教学中会明确告诉学生,网络词汇不是规范用语,是不正确的。”
观点
可以理解但不应成为主流
李女士是一名3岁女孩的妈妈,她对该现象表示了担忧。“网络热词是时代发展的产物,可以理解,但这些表述不能成为主流。”李女士认为,汉语博大精深,需要规范用语才能感受这门语言的魅力。幼儿和青少年尚在成长阶段,网络热词会影响他们语言习惯的形成和知识系统的打造。
“95”后青年小方认为,网络热词过去就有,例如“不明觉厉”“喜大普奔”等。不过对现在流行的“泰裤辣”这类词汇,他表示无法理解。他认为,小朋友不应该太早接触这些词汇,他们应该有更天真、更灵动的表达方式。
也有市民持中立态度。“我倒觉得不用太过紧张,对网络热词可以多一点包容。”市民马先生说。从学生时代到现在,他经历了“菜鸟”“灌水”“蓝瘦,香菇”“狗带”等一系列曾经风靡一时的网络热词。他认为很多词汇只是一阵风,不会形成持续影响力。“我念小学时,网络还没兴起,但学生之间依然会创造独特的词汇、歌谣等。不过这些词汇在成长中会逐步被正规教育纠正,对我的影响也没那么大。”他说。市民刘女士则认为,“有些词挺有意思的,可以看到背后的社会现象。比如‘秃然’一词,能感受到中年人在面对生活压力时调侃和自嘲的意味。”
从事新媒体工作的小范认为,网络热词是“梗文化”的一部分,现在的年轻人聊天爱用网络热词,本质上是在“玩梗”,只要能清晰地表达想法,能为对话添趣,被大众所接受,那就是有意义的。
建议
应加以监管引导
今年全国两会期间,全国政协委员安庭便关注到“短视频平台错字、别字、怪字”问题,并建议完善审查、惩戒制度。
安庭认为,目前短视频滥用、误用、错用汉字的问题频发,不少转发量数以万计,影响力不容小觑:“大量短视频高频次出现错别字,会给全社会一种错误的示范。允许这些显而易见的错误长期存在,会模糊很多人对一些字词正确写法和用法的认识,对广大用户特别是青少年将产生消极影响,也对语言文字的规范认知与使用构成巨大威胁。”
采访中,多数市民表示该现象应加以监管。
在生活中,李女士会引导孩子多接触正规的书籍、绘本,从小培养孩子对文字的兴趣。当孩子使用网络词汇或错误表述时,她会告诉孩子该网络词汇出现的原因,哪个词汇才是正确用法。“孩子可以知道这些词汇,但尽量不要用在学习和生活中。”她说。
小方认为堵不如疏,不如完善口语和书面语的界定范围,正确引导孩子们区分二者。小范建议,应该更关注网络社交的分级,让成年人自由对话、随意表达,而对未成年人的社交范围则加以限制,不要让他们过早接触网络热词,以致在小学课堂就出现“你个老六”“鸡你太美”的荒唐对话。
云南大学社会学教授金子强认为,在语言发展进程中,出现新词汇是正常现象,我们不反对新词汇出现,但不应该违背语言的严肃性、准确性、优美性。他建议,媒介平台要发挥引导职能,出现带有暴力、色情、戏谑等影响社会风气的词汇,要及时提醒、引导、清除。政府部门也要对网络平台加强监督,对多次违反规定的平台要制定相应的惩处机制。在学习生活中,学校、家长要关注这一现象,及时纠正非规范用语,多引导孩子读好书、读经典,培养孩子的语言美感。
记者注意到,该现象也引起科研机构、平台的注意。2022年年底,浙江大学汉语言研究所发布《近期互联网语言文字规范调查报告》指出,对于新出现的“不规范”用词应该分类处理。一些内容上有创新的词语,体现出了网民需要新词表达或者抒发新情绪,它们大多具有补充价值,丰富了现有词汇,有些甚至会进入基本词库。但与此同时,对于一些为表达情绪宣泄、规避审核、容易形成错误引导的负面怪词,则不应该提倡,应该最大程度地被规范。
近日,抖音更新了关于规范表达的内容创作规则,明确对违规的视频和账号,平台将持续加强提示甚至警示,如反复出现,则将对其进行处罚。同时,平台将从青少年模式、投放广告等多个维度加强治理,对在平台投放的广告中存在不规范用语现象的用户,进行提前预警并提醒修改。(昆明信息港 昆明日报 记者董宇虹 郑星)